路平安趁著撤離工地時的混亂,悄悄尋摸了一把小斧子,一把鋸子、還有一套錘子、鑿子。
原本他還想找一把刀子來著,結(jié)果沒遇著合適的機會。
只說是要放假,具體啥時候復(fù)工沒說,路平安估計整個工程就算自然而然的結(jié)束了。
路平安也終于能脫離每天被人監(jiān)視著生活的日子,跟著六道灣大隊的鄉(xiāng)親們回隊上去。
經(jīng)過這段時間的接觸,大家也和路平安熟悉起來了,對這個話不多的老實孩子印象挺好。
胡家兄弟和裘小健三人就不一樣了,他們都沒干過什么活兒,又沒有路平安逆天的身體素質(zhì),干起活來總是拖后腿,還不如個好老娘們兒呢,被人所鄙視。
這也就算了,關(guān)鍵是裘小健這貨屬于那種純純沒眼色的壞種,自以為是京城來的就了不起,看不起這個,瞧不起那個,總喜歡惹事兒。
胡家兄弟其實還好,就是倆人比較傻缺,也或許是出于抱團取暖的心思,主動和裘小健走到了一塊兒,仨人成了鐵三角。
路平安懶得搭理他們,只要他們不來招惹自己,自己也無意與他們?yōu)閿?。都是被趕來下鄉(xiāng)勞改的苦命人,干嘛要互相敵視?
路平安覺得自己的敵人應(yīng)該是鄉(xiāng)公社那個賤女人,還有京城那邊收拾了自己好幾天的紅小兵們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跟著六道灣大隊社員們那長長的隊伍,順著河道一路來到六道灣大隊。
入眼滿是荒涼和蕭瑟,挨著河道的一處土坡上,有著一孔一孔的窯洞,有的窯洞帶個院子,有的干脆就直接是門口一個小平臺,連個柵欄都沒有。
路平安數(shù)了數(shù),上下一共四層,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,綿延好幾百米,可見這個村子還是不小的。
在支書和會計安排下,各社員腳步匆匆,有的扛著自己家的家伙事兒回了家,有的扛著隊上的工具去倉庫找管理員登記歸還,有的忙著卸車,有的牽著牲口去喂,忙成了一團。
等眾人把牲口和工具收拾妥當(dāng)了,支書喊上路平安、胡家兄弟和裘小健,準備安排他們的事兒了。
首先是得給他們找個住的地方,其次是給他們安排一下被褥、衣物等必需品。重中之重是幾人的口糧問題,這才是大事兒。
幾人不同于知青下鄉(xiāng)插隊,知青下鄉(xiāng)是有糧油補助的,一般都是半年口糧,加上每月二兩或三兩食用油,經(jīng)濟條件好的地方每月還會給知青們發(fā)放幾塊錢。
錢不多,是讓知青們購置燃料、副食、急缺的生活用品的,也算是讓知青們能有半年的適應(yīng)時間。
當(dāng)然,這肯定不包括陜北,這地界兒窮,老百姓三五不時的就要餓肚子,別說錢了,就連食用油也不一定有。
至于如路平安、裘小健他們幾個,呵呵,他們跟人家下鄉(xiāng)插隊的知識青年壓根沒得比。
還想著發(fā)糧食、食用油和錢?那是不可能的。
若是運氣好,分到條件好的村子,不用和村里人爭奪本就為數(shù)不多的口糧,自然要好過點兒。
若是分到條件實在的不好的屯子,村民都沒得吃沒得穿,哪來的本事養(yǎng)幾個巨能吃的半大小子???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