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租房(求月票推薦票)
上午的交易時間可以預期的索然無味,拉里填過開盤幾個報價之后,就把粉筆別在耳朵上,喝著咖啡暗自走神。
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這一段時間,常常讓人有種時空錯亂感,尤其是對拉里這種兩世為人的重生者來說。
一邊是西方發(fā)達國家已經開始加快了科技發(fā)展的腳步,什么電燈電話、樓上樓下都已經實現(xiàn),環(huán)球旅行也屢見不鮮;人們在新科技的感召下,不斷發(fā)明新產品,改良舊機器,整個時代出現(xiàn)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尤其是目前在大英帝國建立并維護的全球秩序下,全球化已經初步實現(xiàn),身在倫敦、紐約、巴黎等地的紳士們,同時享用來自亞洲的茶葉和瓷器、來自非洲的和礦石、來自加勒比的蔗和咖啡,商品琳瑯滿目,生活極其豐富。
但另一方面,在這世界的許多角落里,時間還停留在2000年前。拉里最熟悉的中國其實還好些,大清王朝雖說已經是暗流涌動,但畢竟現(xiàn)在還是老舍筆下普通人還能吃上辣餅子、爛肉面,混個肚圓沒啥問題的時代。
最慘的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——美國這里有一批祖?zhèn)鞒鹨暻爸趁竦刈谥鲊膼蹏咦悦襟w,他們掌控著自己的報紙、雜志,還偶爾發(fā)布成體系的小冊子,并在上面連篇累牘的揭露大英帝國的黑暗面。
比如報紙上紕漏,倫敦的底層工人境況非常凄慘,工人的薪資很微薄,通脹率又高企,因為發(fā)現(xiàn)在外國建立工廠更加劃算,大批的資本家將工廠遷出倫敦和利物浦,搬到了美國。而英國底層工人要么下煤礦、要么投身服務業(yè),并在越來越擁擠的就業(yè)崗位內開始了瘋狂內卷。童工的使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,7、8歲的小孩成了通煙囪的主力,貧民窟的兒童有一半活不到18歲。
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就更慘了,美國這邊最喜歡在報紙上批判的就是1876年至1878年的印度大饑荒,那場可怕的天災加人禍,保守估計讓印度地區(qū)兩年內非正常死亡了1000萬人到1500萬人,問題是當時整個英屬印度地區(qū)才不到一億人,這相當于直接消滅了泛印度地區(qū)15%到20%的人口。
法國統(tǒng)治的非洲也好不到哪里去,還有一些歐洲小國什么比利時盧森堡,也在趁殖民時代末期瘋狂的占領小片的殖民地,并開始壓榨當?shù)氐馁Y源。雖然此時已經沒有了黑奴貿易,但留在非洲黑人的噩夢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。
相對來說,美國已經是個世外桃源了。這并不是美國的資本家和工廠主戰(zhàn)斗力不行,而是此時的美國確實是地大物博、百業(yè)興旺,廣袤的土地蘊藏著財富和糧食,西進運動吸收了大量的破產農民,使他們成為被動的新土地開拓者。
所以,美國最窮困的工人也不至于吃不起飯,普通人的生活雖然算不上富裕,但橫向對比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同等次普通人,生活也要舒適的多。
加之當時的美國并不熱衷于戰(zhàn)爭,而是努力開拓自己的商業(yè)圈,追求自由公平貿易,這就讓美國在對以英國為代表的老歐洲勢力時,表現(xiàn)出一種格格不入的新興國家的活力感。
當然美國也不是沒有別的問題,比如因為新科技層出不窮帶來的行業(yè)顛覆性大洗牌、新產業(yè)代替舊行業(yè)過程中產生的企業(yè)主破產潮和工人的失業(yè)潮,以及每隔幾年就爆發(fā)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動蕩,這使得華爾街上的股價變動的非常頻繁,經常有聲譽很好的公司一夜破產清盤,也讓累千巨萬的投資者眨眼血本無歸。
美國經濟的繁榮和行業(yè)快速更迭,以及華爾街高頻率的牛熊市轉換,孕育了巨大的風險,也蘊含著無窮的機會。
拉里不是一個純粹的道德保守主義者,但作為擁有前世記憶的重生人士,他也無法像此時的人那樣,將這些發(fā)生在身邊的社會陰暗的事實,當做正常而熟視無睹。
他只是個普通人,是個剛剛有點小錢的14歲大男孩,所以拉里打算放棄對于現(xiàn)實的憂慮,而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到怎么利用這個特殊的時代,創(chuàng)造屬于這個時代的財富神話。
有了錢,什么都好說;沒有錢,什么都白說。
這是拉里源自前世的最樸素也最普世的生活經驗。
這次父母搬去農場,對拉里就是個非常好的機會,他可以獨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,并用更加隱秘的方式,積累自己的財富。
把上述思路整理清楚,拉里眼睛明亮了,他將剩余的咖啡一飲而盡,繼續(xù)忙自己的工作。
下午3點30分,拉里從潘恩韋伯證券公司出來,騎著車直奔后灣區(qū),準備從那里尋找一個合適的出租公寓。
后灣區(qū)位于波士頓的城南,原來是一片灘涂地,但近年隨著美國工程建設能力的提高,市政當局和房地產開發(fā)商已經利用填海造陸等方式,將這片區(qū)域建設成一片風景秀麗、城市面貌新潮的嶄新住宅和生活區(qū)。
當自行車進入后灣區(qū)的瞬間,仿佛從褪色的羊皮紙一步跨入到燙金的畫冊。拉里騎著車子在法式林蔭大道上穿行,街邊還沒有長大的景觀樹當然還不能提供足夠的樹蔭,但可想而知的未來,這樣的主干道也將足夠的氣派、舒適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